中英外长刚通完电话,英航母就行动?4月24日,宣称不排除通过台海

朴茨茅斯军港的汽笛声划破晨雾,造价32亿英镑的威尔士亲王号缓缓驶向太平洋。 这个排水量6.5万吨的钢铁巨兽,带着28国水兵的混合编队,开启英国近30年来最远的军事远征。 舰队指挥官布莱克莫尔准将的作战地图上,台海坐标被重点标注——这将是香港回归后,米字旗军舰首次出现在这片敏感水域。 这支看似威风凛凛的舰队,还没出港就闹了笑话。 眼尖的记者发现,航母的备用船锚竟是从姊妹舰伊丽莎白女王号上拆下来的。 英国海军发言人尴尬承认:临时借用设备是常规操作。 更离谱的是,这个所谓航母打击群,实际只有2艘23...


朴茨茅斯军港的汽笛声划破晨雾,造价32亿英镑的"威尔士亲王"号缓缓驶向太平洋。

这个排水量6.5万吨的钢铁巨兽,带着28国水兵的混合编队,开启英国近30年来最远的军事远征。

舰队指挥官布莱克莫尔准将的作战地图上,台海坐标被重点标注——这将是香港回归后,米字旗军舰首次出现在这片敏感水域。

这支看似威风凛凛的舰队,还没出港就闹了笑话。

眼尖的记者发现,航母的备用船锚竟是从姊妹舰"伊丽莎白女王"号上拆下来的。

英国海军发言人尴尬承认:"临时借用设备是常规操作。

"更离谱的是,这个所谓航母打击群,实际只有2艘23型护卫舰护航,防空能力还不如某些国家的海岸警卫队。

老牌海军为何如此窘迫?翻看国防部年度报告就明白了:皇家海军现役驱逐舰从12艘砍到6艘,45%的舰艇平均舰龄超20年。

去年9月,6艘潜艇集体趴窝维修,创造了"零潜艇执勤"的黑色纪录。

这次远征抽调了全国近半F-35B战机,本土防空反而要靠台风战机充数。

砸锅卖铁也要来太平洋,英国图什么?看看贸易数据就懂了。

脱欧三年,英国对欧盟出口暴跌23%,中国却连续六年稳居其第三大贸易伙伴。

但苏纳克政府反其道而行,把46%的海外军费投向印太,比脱欧前翻了四倍。

这种"东方不亮西方亮"的战略,被《经济学人》调侃为"用航母找存在感的孤注一掷"。

美军"里根"号在冲绳外海的接应,暴露了这次行动的本质。

英美联合演习的科目清单里,"分布式作战"概念格外扎眼——这正是五角大楼针对中国设计的战术。

但12架F-35B在歼-20面前能有多大胜算?前北约司令斯塔夫里迪斯直言:"这种象征性部署,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价值。"

伦敦的决策者们似乎忘了,就在航母启航前48小时,中英外长刚达成"管控分歧"的共识。

海关数据显示,事件当月两国贸易额骤降9.7,相当于每天蒸发1.2亿英镑。

曼彻斯特的汽车零件商彼得森愁容满面:"政客们玩军事游戏,买单的却是我们这些小企业主。"

穿越台海的威胁更像外交讹诈。

要知道,这条水道每年过境商船超10万艘,军舰通行不足百次且七成是美国船只。

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明启算过账:"英国在亚太的贸易量不到全球3%,犯不着为华盛顿火中取栗。

"就连英国议会都看不下去,质问280万英镑的日均军费花得是否值当。

其实中英本该有更好的选择。

北海风电场的白色巨人阵中,60%的叶片印着"中国制造"标识。

英国已建成14GW海上风电,正好匹配中国占据全球六成的清洁能源产能。

若把造航母的预算投向新能源合作,200亿英镑的商机足够养活半个伯明翰的失业工人。

站在朴茨茅斯港的观景台上,退役水兵汤姆看着远去的舰队直摇头:"我们祖父辈的军舰是为守护海上生命线,现在的航母却在给别人的战略垫脚。

"这话或许道破了真相:当昔日的日不落帝国需要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展示肌肉时,时代的变迁早已写在了每颗生锈的铆钉上。
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


相关资讯